实验室湿法制粒机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粉体到颗粒的转化:
1、混合与润湿
粉末物料通过真空或人工投料进入密闭料缸,在搅拌桨作用下形成流态化运动。物料沿锥形壁翻滚形成三维涡流,实现快速均匀混合。随后喷入粘合剂(如糖浆),通过液桥作用使粉末粘结湿润,形成软材。粘合剂用量需精确控制——过多导致颗粒过硬,过少则松散。
2、切割制粒
高速旋转的制粒刀将软材切割成形,颗粒粒径由切刀转速与搅拌桨速度共同调节。物料在挤压区受剪切力作用,通过筛网挤出形成近球形颗粒。此阶段形成的空心颗粒可显著缩短后续干燥时间。
3、整粒与出料
湿颗粒经旋转整粒刀二次切割,通过筛网调整最终粒径,确保颗粒均一性。全程密闭操作避免交叉污染,符合GMP规范。成品颗粒流动性优异,可直接进入干燥工序。
关键技术特性包括:流态化造粒提升效率、变频控制实现参数精准调节,以及模块化设计(如可换混合桶)适应实验室小批量需求。核心原理依赖粘合剂的架桥结合与机械剪切力协同作用。
